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管理 >> 专业发展规划 >> 正文
电子商务“十四五”专业建设规划 (2021-2025)
发布人:  发布日期:2021年11月15日

一、专业现状分析

(一)专业基本情况

宿州学院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建立于2004年,系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专业,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逐步确立了“实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以管理学科为主,经济学、工学学科为辅,以电子商务运营、商务智能及农村电子商务为方向的应用型本科专业。

电子商务专业现有专业教师18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7名,博士学位教师7名,硕士学位教师11名,省级教学名师1名。“双能素质”教师比例达到56.25%同时外聘教师3名已初步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专业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

现有在校学生253名。建有《电子商务概论》、《市场营销》等2门省级精品课程,《网络营销管理》、《市场营销学》、《Access数据库》等3门省级MOOC建设课程,《网络支付与结算》、《网络营销学》2门校级重点建设课程。专业教师主编省级规划教材1部、主编省部级教材1部,副主编参编教材4部。现有宿州学院·京东校园实训中心、O2O核心能力提升实训室、移动商务实训室、ERP沙盘模拟实训室和综合信息处理中心等5个专业实验室。近三年来,专业教师荣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

二、专业建设定位和指导思想

(一)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贯彻“实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培养理念,围绕“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和社会参与,进一步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深化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改革,加强课程建设,强化信息化教学,打造“金课”;“走出去、请进来、互融合”,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校企合作,不断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保障教育教学质量。

(二)专业建设定位

立足安徽,面向全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与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以管理学为主,工学、经济学为辅,以农村电子商务、电子商务运营管理及商务智能为方向的特色鲜明的一流本科专业。

三、专业建设目标

(一)总体建设目标

总目标:通过省级一流本科专业认定。围绕“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以农村电子商务、电子商务运营管理及商务智能为方向,按照夯实基础、拓宽专业面、注重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原则,以全面服务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深化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改革,加强课程建设,强化信息化教学,打造“金课”。努力建设成为专业定位准确、特色优势突出、专业综合改革有突破、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质量保障体系健全、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评价优良具有地方特色和社会效益的一流专业。经过三年建设,在全省同类高校中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力争跻身国家级一流专业行列。

(二)具体建设目标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秉承“友善、博学、务实、奋进”的校训,围绕 “实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计划,多形式举办创新创业教育,探索建立校校、校企、校地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新机制加强与相关行业、企事业单位合作,以嵌入式方式建立中校”和“校中”,探索联合培养、订单培养的深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2. 建设一支规模适中,结构合理,学术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专业化、年轻化、国际化的教学团队

根据学校和学院的发展规划,制定并实施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建设一支规模适中,结构合理,学术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专业化、年轻化、国际化的教学团队。加大博士、教授等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建立在职教师培养机制,鼓励教师赴国内外知名高校攻读博士学位,多渠道鼓励和帮助年青教师晋升高级职称,不断提升和完善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和职称结构;建立专业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制度;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完善服务,保障专业教学团队的持续发展与提升;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者等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担任专业课、创新创业课授课或指导教师,加大企业行业高管兼职教师聘请力度3年内建设一支由25左右人组成的高水平专兼职教师队伍,其中在职在编教师20人左右,外聘教师5人左右,高职称教师比例超过65%,加大“双能素质”教师培养力度,“双能型”师资比例达到或超过70%以上。

3.优化课程体系

以农村电子商务、电子商务运营管理及商务智能为方向,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系统梳理课程学习目标、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建设结构合理、层次清晰、内容充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自主开发本土企业案例,不断充实课程教学的实践内容。建设期内,建设10门左右能适应“互联网+”应用的科学技术发展和教学改革成果、教学手段较先进、理论与实践并重、质量评价体系较完备的本科优质课程,构建完善“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专业方向课+专业实践课+专业素质拓展”的课程体系。力争建成1门国家一流课程,省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2-3门。

4. 构建适应“互联网+”创新应用的实践教学体系

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办学标准,结合本土企业实践要求,建设贯通专业培养目标、课程学习目标和课程学习内容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建设衔接课堂教学、在线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教学平台;采取得力措施,应用、推广以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整合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方式,改善课堂教学效果;依托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实践课程、团队项目、个人项目、竞赛项目等环节,加强实践教学;促进“教”“学”互动,强化学生中心导向。

5.创建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全面落实本科专业教学国家质量标准,根据学科专业特色和实际,构建专业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建立并完善涵盖基础办学条件与办学理念、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培养过程与学生发展等全面系统的评估机制,做好专业认证准备。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基本理念,建立健全自查自纠的质量保障机制并持续有效实施。

四、专业建设的具体任务和措施

坚持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电子商务行业发展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为途径,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培养为核心,不断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产学研协同的课程体系,建设高水平专兼结合的双能素质教学团队,以增强社会服务功能,带动电子商务及相关专业的改革与发展,为地区经济建设和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一)建设适应“互联网+”的人才培养模式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标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结合学校“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等确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构建科学、先进课程体系,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优化人才培养计划: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围绕特色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强化专业理论基础、拓宽专业知识面、提高人文素质,增设专业与学科交叉课程模块,适当增大选修课比例,体现一专多能,突出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构建学生创新能力体系:推行和强化大学生学术基金项目研究、开放性实验、学生参与教师纵横向科研项目等第二课堂活动等,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3.推进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充分利用现有产教融合实践教育基地、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及本专业与社会广泛接触的良好机遇,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探索校企产学研合作、定制式、订单式培养等多种形式的培养模式改革,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教学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全面落实到质量标准、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和文化育人中,把增强学生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专业教育教学全过程。

1.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推动教师把国际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创新创业灵感。运用大数据技术,掌握不同学生学习需求和规律,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改革考试考核内容和方式,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入项目教学法:电子商务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学以致用”是本专业每个学生都梦寐以求的愿望。学生从二年级开始进入专业基础课及专业核心课的学习,就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参与各种教师开展的科研、产学研、科技创新等实践类项目中,强化学生综合应用和实践创新的能力。

3. 推进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推广数字化教学:全面推进在线开放课程、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建设,大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在教学、实践和管理中的应用,适应学生自主学习和泛在化学习的需要。

(三)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改革

1.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为培养面向21 世纪应用型人才发展需要,结合一流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特点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按照基本素质培养、设计和综合应用能力、管理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以及电子商务应用能力培养四大模块进行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配置,重组实践教学内容,形成管理、电子交易实习—基础实验训练—课程设计—综合系统性设计—以管理为背景的科研项目训练—创新科技竞赛训练—企业实践等组成的一个实践训练环节链。

2.建设大学生实践创新平台和基地:根据学校“地方性、应用型、高水平、特色化”的建设思路,建立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实践项目教学为主线,以培养一流专业人才为目标”的教育体系,开展专业基础系列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创新潜能、培养创新能力、强化实践训练、提高学生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构建集教与学为一体、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为一体、课内与课外教学为一体的实践创新基地。并通过校企合作等形式开展联合教学与培训,开展科学研究活动。注重校内实践基地建设的同时,加强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进一步加强与京东商城、阿里巴巴等知名电子商务企业合作,将部分企业生产管理流水线或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场所搬进校园,构建师生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和产教中心,在校内建立由企业专家和校内教师共同指导和管理的产教融合实践教育基地。同时,加强与宿州市高新区电子商务园合作,开展本地企业电子商务校企合作,建立“教、学、训”同步进行的一体式教学实训基地。

(四)强化创新型课程及优质教材建设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能力素质要求,围绕“思想引领、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三位一体的课程建设目标,深入挖掘每一门课程的德育内涵和元素,设计和优化课程的各个环节。打造课程思政示范课堂,选树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建设“金课”为抓手,依托课程教学团队,优化知识体系、更新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资源深度融合,不断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1.课程建设:进一步完善课程内容的及时更新机制,将科研新进展、实践发展新经验、社会需求新变化纳入到课程教学中。以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为抓手,推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打造“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拓展课程深度和整合的宽度,课程体系有效支撑专业培养目标。建成国内先进、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建设精品线上课程和线下课程;建设覆盖主干课程重要知识点的微课程;积极参与国家级和省级各类课程建设,并实现共享。

2.教材建设:建设2-3门品牌主干基础课程教材、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实验实践类教材和双语教材;创新教材讲义呈现方式和话语体系,实现理论体系向教材体系转化、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教学体系向学生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转化。选用具有重要学术、应用价值和广泛影响的国家级规划教材或省级重点教材。

3.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适应学生自主学习和泛在化学习的需要,全面推进在线开放课程、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建设,大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在教学、实践和管理中的应用。建立基本覆盖专业核心、主干课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实现校内开放、校外共享。

(五) 教学研究

1.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围绕教育教学前沿领域重大热点问题,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开展相关教改项目的研究与实践,积极争取省部级及以上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立项。参与国家专业(行业)标准的建设,建立体系化的学业评价新模式、新方法、新标准。

2.开展教学模式改革:深入研究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模式,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处理好知识的主观与客观、接受与发现、解构与建构、抽象性与具体性等关系;以学生为中心,深入推进研究性教学、小班化授课、实践学习、项目学习等教学改革,促进学生活动性、合作性、反思性学习。

(六)学风建设

1.加强思想教育,激励学生成才:把学风建设放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位置,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果,增强成才意识,有目的有步骤的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2.通过设置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学分鼓励学生积极开展第二课堂,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科技创新、参与教师科研等活动,丰富课余生活,增强创新创业实践应用能力,不断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管理,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建设优良学风。

(七)优化师资结构,建设一流师资队伍

1.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结合特色专业与学科建设需要,进一步优化学缘结构和知识结构,加大博士、教授等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建立在职教师培养机制,鼓励教师赴国内外知名高校攻读博士学位,多渠道鼓励和帮助年青教师晋升高级职称,不断提升和完善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和职称结构;引进和培养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学识水平和业务素质;建立相关专业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制度,进一步强化专业教师企业挂职业务功能。聘请知名企业家、创业成功者等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担任专业课、创新创业课授课或指导教师,并制定兼职教师管理规范。

2.教师业务能力培养:通过鼓励教师参与工程实践和应用性科研课题研究,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通过组建学术团队,帮助广大教师尽快提高科研水平;有计划选派专业教师到国内外知名大学进修或访学,打造一支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教学工作经验的高质量教学团队。有计划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

3.青年教师培养:严格执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和教学督导制,加强对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教育技能培训,定期开展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等活动,促进青年教师整体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4.外聘企业高工或高校教师为兼职教授:不定期在校内开办专业讲座,充实课堂内容;或者某些课程的部分章节由企业高管直接授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认识到所学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

(八)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全面落实本科专业教学国家质量标准,遵循“以人为本、全员参与、科学管理、保障到位、实时监控”的原则,建立以教学质量目标系统、教学质量标准系统、实施体系、职责体系、检查与评价体系、教学过程监控为核心的“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基本理念,建立健全自查自纠的质量保障机制并持续有效实施。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实现对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全程监控与常态化评价。建立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机制,定期开展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以及有高等教育系统以外有关各方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对培养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定期分析。

(九)科研转化教学与产学研合作

制定科研转化教学、产学研合作的具体措施,形成科研转化教学及产学研合作机制。


网站:www.hxjjcm.com 版权所有:59白菜网论坛 - 免费白菜分享论坛

地址:安徽省宿州市汴河中路49号(西区) 安徽省宿州市教育园区(东区)

邮编:234000

技术支持:慧全云

Baidu
sogou